“數字金融”“惠民保”……今年兩會,保險相關話題仍然是熱議話題之一,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保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領域被寄予厚望。
2024年是我國實現“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近年來,華農保險扛牢金融法人使命,以數智創新為引擎,積極構筑新質生產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湛江籍企業家、華邦控股集團、華農保險董事長蘇如春表示,華農保險積極踐行責任擔當,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持續開展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在建設數字中國、鄉村振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高質量保險保障。
科技創新驅動 構筑新質生產力
華農保險積極響應“建設數字中國”號召,率先開啟科技賦能數智轉型,積極構筑強有力的新質生產力,以數智化和輕資產為核心,打造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模式,實現規模效益連年雙躍升。2023年,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7.7億元,同比增長17.7%;原保費收入45.8億元,同比增長19.1%,實現四年翻番,近五年原保費復合增速為行業的4.3倍。同時,公司經營質效逐年提升,綜合成本率100.8%,為歷史最佳;連續四年實現盈利。
據了解,華農保險數智建設也取得豐碩成果:以行業最快速度(2年9個月)完成科技自主能力建設;打造出符合華農模式的“大中臺小前臺”科技架構;自研23個數智化系統,申請超40項軟著資料;發布《華農保險科技三年白皮書》,為行業科技破局提供華農樣板;實踐成果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聚焦報道,并獲得“全球保險科技貢獻獎”等超30項獎項。

華農保險自研23個數智化系統,以科技創新構筑有力的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華農保險持續研發“阿波羅”“天”“星”系列多款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創新產品,全面賦能公司經營管理全流程。隨著2022年末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問世,國內保險企業也積極布局生成式AI技術。2023年,華農保險完成大模型團隊組建,積極探索和實踐大模型在公司業務運營和經營管理等領域的落地應用,圍繞“星問”中臺賦能審計合規、員工培訓、BI報表、智能運維等多個場景,并傳承合作共建理念,推動建設保險大模型生態。
業內人士表示,華農保險走出了一條通過數智轉型實現公司核心能力提升和差異化高質量發展道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參考示范,為推進金融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變革、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保險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實踐探索。
“金融活水”潤“三農”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保險業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更是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華農保險心系“三農”、助農惠農,充分發揮數智創新優勢,加大對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力度,通過創新農險產品、創新“保險+期貨”等業務模式,充分發揮“穩定器”作用,為“三農”撐起“保護傘”。據統計,2023年,華農保險為各類農業主體累計提供45.9億元風險保障。
華農保險在服務“三農”方面始終致力于當地地方優勢特色產業、以“做優化、做補充、做完善”為策略,提供差異化、定制化普惠金融服務,推出多款“全國首創+地方首創”產品,包括全國首創四川檸檬收入保險、四川柑橘收入保險、廣西纖維板價格保險,地方首創廣東天冬價格保險、廣西白條豬肉價格保險等,填補了多項行業空白,也為保險行業更多更好服務農業產業提供了新支撐;圍繞建設農業強國,持續推進農業保險的“擴面、提標、增品”,落地小麥收入保險,聚焦三大主糧,助力“三農”高質量發展。2023年,華農保險助農案例獲評“金融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優秀案例”。
華農保險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以實際行動支持鄉村振興及農業高質量發展,包括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簽署保險服務鄉村振興合作協議,拓展政企保險合作領域;與佛山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邀請國內多位知名農業專家,共同成立“佛山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小組。并在課題小組的指導下,突破過往保險公司和養殖戶雙方難以找到共同認可的定價依據和價格發布機制等瓶頸,先后落地淡水水產價格保險、魚苗育種保險及魚苗流轉期綜合保險等當地首創業務,填補了當地水產養殖價格風險保障的空白。

加大對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力度,推出多款“全國首創+地方首創”保險產品
“保險+期貨”作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的重要創新途徑,自2016年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以來,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涉及農產品種類不斷豐富,華農保險持續創新升級業務模式,2023年在全國落地90個保險+期貨業務,擴大試點覆蓋面和惠及主體,為生豬、玉米、蘋果和紙漿等涉農品種的生產搭起風險“防護帽”,有效幫助農戶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
華農保險科技能力的持續提升,也為農險發展提供了持續有力科技支撐。與科技公司合作,運用氣象大數據,創建指數平臺,為農業生產提供了高效、快捷和精準的保險服務;自主開發農險APP,進一步提升農險承保理賠工作效率,提升農戶體驗感、獲得感;打造農險核心系統,精準匹配未來進入政策性業務主戰場服務標準,推動農險數字化轉型升級。
服務國家戰略 助力灣區發展
2024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據悉,華農保險積極響應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號召,以推進大灣區金融改革創新為使命擔當,主動融入發展大局,總部落戶廣東佛山,成為佛山唯一一家全國性綜合型保險金融總部,也是近六年來首家落戶廣東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為打造佛山保險發展示范區、服務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注入強勁動力。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華農保險積極開展創新型農業保險:先后落地廣東省商業性水果天氣指數、淡水水產價格等創新保險,加盟佛山市預制菜產業聯盟成為理事單位,填補市場空白;在佛山市農業農村局支持和指導下,聯合多位專家開展“佛山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研究”課題,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佛山樣本,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致力服務地方優勢特色產業,持續推進農業保險的“擴面、提標、增品”
此外,華農保險將積極響應“健康中國”“制造業當家”等重要戰略,創新金融服務形式,多措并舉提升居民安全感和獲得感。在醫療保障方面研究城市型門診險并推出廣東普惠門診保產品“佛山門診保”;中標佛山市巨災保險等社會治理領域創新業務,助推完善公共救助體系;在財產險方面聯合佛山禪城區政協開展保險賦能制造業轉型的試點工作、聯合應急局參與應急主導的安全生產責任險;在新能源方面聯合佛山發改、住建等單位研發符合本地特色的安全責任保險及創新型充電樁安全保險,以保險產品創新,助力實體經濟升級。
蘇如春表示,華農保險將充分發揮公司法人總部、數智化先行優勢,全面建設數智華農,提升保險服務質效,爭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者、排頭兵,為推動灣區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