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家住太和鎮向群市場的湯婆婆在助浴師的幫助下,舒舒服服地洗了一個澡。平常最普通不過的洗澡,對失能的湯婆婆來說卻是得來不易。“舒服!”在氤氳的水汽和縈繞的暖意中,表達困難的湯婆婆點贊助浴服務。
這一次,距離她生病以前的上一次洗澡,已有4個月之久。
湯婆婆的遭遇,在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老人群體當中并不少見。疾病、意外等導致身體功能的喪失或受限,使得洗不上澡成為了“難以開口的秘密”。清新區以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陣地,為地區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公益助浴服務,幫助他們實現了“洗澡自由”,滿足了老年人生活需要,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品質,活得既舒服又有尊嚴。
助浴服務需求增長
時針回撥到2023年的8月,78歲的湯婆婆因為一場大病癱倒在床,生活起居由家人照顧。但是由于缺乏照顧臥床老人的經驗和相關醫療護理知識,親屬不敢給她洗澡,日常以擦身代替。“我們正常人兩天不洗澡也難受,但實在沒辦法,自己不會,也考慮到她插著尿管不好操作。”湯婆婆的家人表示。
從一天、兩天,到一個月、四個月,局部組織的長期受壓,導致湯婆婆的腰部和腿部長出了褥瘡,日積月累的清潔問題,讓老人身體免疫力進一步降低,惡性循環之下,還可能造成出現臭味、脂溢性皮炎、滋生細菌等問題。家人把湯婆婆送進醫院,通過手術切除了褥瘡。與此同時,家人也意識到,從長遠來看,要根治褥瘡,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就必須解決湯婆婆的洗澡和清潔問題。如何解決,誰來解決,這成了全家的難題。
無獨有偶,住在太和鎮白蓮村的孟阿姨,也面臨著“洗澡難”的問題。
據悉,70多歲的孟姨兩年前在家里洗頭的過程中突發暈倒昏迷,后送醫院治療,顯示腦出血、腦梗,經手術治療后出院。孟姨目前全癱臥床,與丈夫鄭伯兩人在村中居住。雖然有老伴在身邊,但是由于身體原因,鄭伯無力幫助孟姨洗澡;兒女在外忙于工作,每周也只能抽空回家一趟。
清新區特色助浴服務的開展讓情況出現了轉機,也讓陷入困境的兩家人看到了曙光。
湯婆婆的家屬從社區護士處得知服務信息,主動與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取得聯系,申請公益助浴的名額;鄭伯在村“兩委”干部的協助下,也成功為妻子向該中心提出了上門助浴的服務需求。
“床上”就能洗澡
“我們決定還是走一趟。”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收到鄭伯申請的時候,中心也有過猶豫。因為人手有限,助浴機運輸困難,目前特色助浴服務覆蓋范圍以中心城區為主,“我們工作的宗旨就是為老人服務,我們想辦法克服困難,決定為鄭伯的妻子提供服務。”
當期盼已久的助浴師來到時,鄭伯卻表現得一臉疑惑,“一臺機器就能洗澡?”
助浴師以專業操作來打消家屬疑惑。洗手,為孟姨測量血壓、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征,評估身體情況;確認沒有異常之后,向家人說明評估情況以及要來換洗衣服。同時,用氣泵打好助浴床護欄,鋪上一次性浴槽,一個簡易的助浴床就出現了,老人躺在上面方便又舒服。
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完成后,兩位助浴師分工合作,一個在床邊幫孟姨脫下衣物,用毛巾保護老人隱私,輕輕搓洗身體,一個則在一旁通過機器吸出用過的水。孟姨只需要舒服地躺在床上,感受著溫熱的水流淌向全身。
助浴過程中,助浴師細心詢問老人,留意老人的狀態:“水溫可以嗎?”“感覺怎么樣,舒不舒服。”洗浴過后,助浴師為孟姨換上干凈衣服,潔面、整理頭發、清理耳朵,并按摩拍打身體四肢。
助浴過后的身體不再黏黏糊糊,孟姨舒服地瞇起眼,時不時微微點頭示意助浴師“很舒服”。鄭伯站在房門口,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態度由一開始的懷疑、嘗試,漸漸變成了肯定。
養老不僅是洗澡
鄭伯對助浴服務的態度變化,正是社會適應新鮮事物的一個縮影。
“實際上,群眾對助浴需求是迫切的,比如一些子女想幫老人洗澡,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的配合度、洗浴空間大小以及老人體形胖瘦等,這些也影響著子女為老人洗澡的難度。”以服務過或曾接觸的個案為基礎,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分析,“但是以前沒有這個服務,從不知道到知道、從知道再到接受,這中間需要一個過程。”
為了加速這個進程,幫助更多老人解決洗澡難題,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從廣州聘請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助浴師到清新開展崗前培訓,幫助本地的助浴師盡快成長起來,以掌握專業的助浴技巧和基礎的護理知識。
和家屬以及老人的溝通也是助浴服務當中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異性助浴的時候,我們會首先通過電話和家屬溝通,說明情況。在助浴前,我們也會在現場和老人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讓老人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享受助浴服務。”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于2023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當年11月正式開展特色助浴服務,旨在幫助清遠地區失能半失能老人舒舒服服洗個澡,減少因身體清潔衛生問題導致生褥瘡、傷口感染等問題。同期,該中心還設置了500個公益名額,有需要的群眾只需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和病歷本等資料,即可免費申請體驗服務。
此外,為了讓老有所養成色更足,作為清新區的首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還提供居家改造、安全監護、定期巡防、助餐、助辦、助醫以及精神慰藉等特色服務,可為有需要的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老人群體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和到戶式綜合養老服務。
■相關
15分鐘服務圈
托起幸福“夕陽紅”
坐落于鬧市之中,面積780平方米,清遠市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集長者飯堂、閱讀書法室、心理評估室、舞蹈室、休息間、康復理療室等10個功能區于一體,成為老人休閑娛樂的新去處。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清遠市60歲及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達69萬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15.2%。預計到2025年,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突破18%,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推動“養老”變“享老”,清新區聚集推動城鄉養老體系融合發展,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為切入點,著力建立完善“區、鎮、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構建“15分鐘”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圈,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高品質的專業養老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目前,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專業的養老服務公司提供規范化、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已建成5個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區23個社區全部建成村級綜合養老服務站,清新“區、鎮、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基本成形。接下來,推進村委會養老服務站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以點帶面,持續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范圍和服務供給,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